番茄缺肥症状及防治方法
对于早熟性好的番茄品种来说,果实发育快,前三层结果紧凑,对肥水要求较高。番茄缺肥症状及防治方法?
(1)饱施底肥全生育期所需磷肥在底肥中一次施足。留3~4穗的秋延后、春提早、春露地栽培,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鸡粪4000~6000千克,饼肥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钙镁磷肥100~150千克。留6穗果实以上的越冬和周年栽培,亩施腐熟优质鸡粪10~12米3(方),三元复合肥2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00千克,硼酸200克,硫酸锌1~2千克,硫酸镁500克及少量的硅、锰、钼肥。
及时追肥

番茄一般营养生长中等,若植株生长较弱,穗花后就应及时浇水施肥。次水肥也必须等到果实有核桃大时再浇,以免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果实发育。追肥以钾、氮肥为主,辅以必要的微量元素,不可偏施氮肥。以专用番茄冲施肥效果比较好。
缺钙:容易导致脐腐病,该病始发于幼果脐部,初为水浸状暗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发展成下陷、革质、褐色或黑色坏死区域,潮湿时斑上腐生黑色霉状物。坚硬的褐色区域可以扩展至果实内部,病果提早变红,属典型的生理性病害。各种品种都较易感染此病。
预防措施:
一是科学均衡施肥,除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外,还要用一定量的过磷酸钙,以防土壤缺钙。
二是深耕土地,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减少土壤中钙的流失。
三是适时浇水,尤其是结果期注意水分的均衡供应,严防忽干忽湿。开花结果期如遇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雨后排水。确保根系的正常功能。
四是生长前期要稳施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在坐果期可叶面喷洒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的氯化钙液,每10天左右喷1次,或用美林钙和其他钙制品喷洒幼果,间隔5天~7天喷1次,每穗果连喷2次~3次。另外,在幼果期要及时摘除脐腐果,以减少植株体内的养分消耗,保证健果生长。
缺钾:番茄是需钾较多的作物,缺钾时,叶脉保持绿色,但主叶脉之间的叶片组织褪绿,叶片卷曲、呈赤绿色,严重时沿叶缘发生灼伤。缺钾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钾不足降低了果实中酸的含量,同时引起果实内部褪色。有时即使土壤中钾的含量不低,由于中后期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不能提供足够的钾素供给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当果实成熟时仍表现出缺钾症状。当土壤中的钾供应不足时,果实的发育就以损害叶片为代价,通常当结3穗~4穗果后,老叶出现缺钾,症状尤为明显。若根系发达,则症状出现较迟。
预防措施:栽培时施足钾肥,钾肥易挥发,易淋失,应采取基施、追施以及叶面喷施相结合,以保证中后期钾素的供应。
缺磷:苗期磷素不足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紫,有时土壤中并不缺磷,但常因低温、干旱阻碍了根系的吸收能力,而出现缺磷症状。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幼苗期需磷量大,应底施、深施。磷易被土壤胶体固定,所以施磷肥时可与腐熟好的有机肥混合施或开沟集中施,可采用颗粒状磷肥,使其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补磷,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缺铁:铁属微量元素,但铁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铁不足可使叶片褪绿,但叶脉包括小分枝的叶脉仍为绿色,特别是碱性的土壤阻碍植株对铁的吸收。应配施铁肥,但不宜过量。一般采用硫酸亚铁,底肥2千克/亩~7.5千克/亩,叶面喷施0.2%~1%的水溶液。
缺锌:锌不足可使叶脉间叶片变黄,并发展成黑色斑点或变紫,缺锌严重,可阻碍植株生长。植株生长期可叶面喷施硫酸锌0.02%~0.1%水溶液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