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黄不要认为是缺氮!!!
zui近,朴欣肥业市场部人员在走访市场的时候,有不少种植户反映,小麦一遍一遍的发黄,到底什么原因,市场部人员下地实地了解查看,才找到小麦发黄的原因
花叶病毒病主要危害冬小麦,感病小麦秋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第二年春,小麦返青期才显症,发病初期心叶上出现长短不等的褪绿条状斑,随着病情扩展,多个条斑联合形成不规则的淡黄色条状斑块或斑纹,呈黄色花叶状。感病小麦植株矮化,穗小粒少,籽粒秕瘦,千粒重降低,产量损失严重。严重减产10--70% 。
一、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症状特征
由于该病近几年在我县普遍发生,根据我这几年的调查,该病主要危害冬小麦,感病小麦秋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第二年春,小麦返青期才显症,发病初期心叶上出现长短不等的褪绿条状斑,随着病情扩展,多个条斑联合形成不规则的淡黄色条状斑块或斑纹,呈黄色花叶状。感病小麦植株矮化,穗小粒少,籽粒秕瘦,千粒重降低,产量损失严重。
小麦不同品种间的抗性差异也很显著,长期大面积单一化种植高感病品种,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秋季小麦播种后土温和湿度及第二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是影响此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秋播时土温15°C左右,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的萌发和游动孢子的侵染;土温高于20°C和干旱时,侵染很少发生。春季长期阴雨、低温能加重病害的发生。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
三、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防治对策
农业措施:一是实行小麦与油菜、薯类、豆类等非麦类作物的多年轮作,减轻病害发生;二是对发病较重的田块适当推迟播种期,避开禾谷多黏菌的zui适侵染期;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健田与病田不串灌、漫灌;四是加强栽培管理,防止病残体传入无病区。
药剂防治:对发病地块,可用病毒抑制剂加叶面调节剂加微肥进行混合喷雾,以促进病苗弱苗转壮升级,增强植株的抗性,喷药时应先对发病区施药封锁,再向四周喷药保护。可用香菇多糖/利巴韦林或氨基寡糖素/盐酸·吗啉胍/几丁聚糖/三氮唑可溶性粉剂/加朴欣50克,隔7-10天再喷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