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选购肥料“四不要”
肥料品种繁多,工商人员在农资打假行动中查获很多假冒伪劣化肥,这些假冒伪劣化肥给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带来较大的危害。在此,工商人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购买肥料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一、在购买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正确挑选水稻、旱地、果树肥料。
二、正确识别假劣肥料,避免上当受骗。氮、磷、钾大化肥和高含量复合肥都是正规厂家生产和达标的产品,其他复合肥或复混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劣质量现象。应当掌握四个识别方法:一看生产证明号和登证号是否齐全,证明号不全的产品一般是个体小厂或黑厂生产;二看颗粒的比重及其光滑度,比重大或太过光滑,其掺假成分就大;三看生产日期,存放的时间越长,肥料的总养分就会逐步减少;四闻肥料味,一般尿素型复合肥气味少,养分含量较稳定,硝铵或氯铵型复合肥气味比较大,养分含量不太稳定,使用效果差。
三、要防止虚假的价格。总养分含量25%以下标注为复合肥或复混肥或有机复合肥、素复混肥,每50公斤超过50元,其价格都比较虚假,不能选购。
四、要防止虚假宣传,误导使用。部分复合肥总养分含量在25%以下的肥效不稳定,其广告宣传往往夸大作用和效果,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误导性,谨防上当。
秋播秋种临近,不少农民朋友开始准备小麦用肥。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购肥中要注意识别真假肥,做到四个不要。
不要盲目选购洋化肥
不可否认,许多进口化肥产品质量好,效果明显,但现在充斥市场的仿进口、仿名,牌的产品不在少数,真正的“舶来品”并不多。有的企业名称看似洋味十足,怪里怪气,包装上特意标明是国外独资、某国技术或进口原料;有的甚至把世界名,牌汽车的牌子用到肥料上等等,这些都带有一定的欺骗成分。国内专家、学者一直呼吁“国产磷复肥与进口的一样好;,从产品质量和施用效果来看,国产磷复肥完全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实在没有必要花高价来买这些所谓的洋化肥;况且这些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一旦上当受骗,就会耽误一季的收成。
不要买大包装套小袋的产品
自2002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化肥强制性标准,不允许大包装套小袋,要求添加物必须与原料混合均匀。但一些小企业通过修改净含量等手段,把小袋的腐植酸、微肥等装入BB肥、磷酸二铵、甚至尿素产品的大包装中,以赠品形式“卖”给消费者。正是靠着白送的名堂作诱饵,厂家和商家赚足了钱。笔者建议农民朋友少买陌生的新牌子,尽量不要买这种有小把戏的产品。
不要迷信化肥的颜色
市场常见的磷复肥颗粒以白色、浅灰色为主,磷酸二铵的本色则是白色或半透明塑料状的浅黄色。简单地说,化肥着色是为了防止结块,用带色膨润土的并不多。其实,多数的染色成分施用到土壤中,对农作物谈不上什么好处。某些国产磷酸二铵模仿进口产品涂成咖啡色、褐色,外包装再打出“洋招牌”,与国产同等质量的产品相比,价格明显高出不少。买肥料时很重要的是看氮、磷、钾配比,看总养分含量,看类型,学会算养分帐,不要花高价买上当。
不要买一捏就碎、用火烧不冒泡的磷铵、复合肥
笔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假冒的劣质复混(合)肥大多强度偏低,一捏就碎或呈饼状。对磷铵产品及含有磷铵成分的复混(合)肥料,很简单实用的鉴别方法是火烧法。把一两粒肥料放在薄铁片或香烟锡纸上加热,真品会看到颗粒熔化、分解、冒泡,呈燃烧状,伴有轻微的声音,略有刺鼻氨昧,而假复混肥则不会出现这些现象。(段振)秋播秋种临近,不少农民朋友开始准备小麦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