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微量元素肥料肥效的方法
提高微量元素肥料肥效的方法?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目的,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使用时可直接施入土壤,也可用于作物某个部分,例如,种子处理或根外喷施等。
1. 土壤施肥。为节约肥料和提高常采用条施或穴施,但用这种方法,微量元素肥料的利用率较低。利用工业上含微量元素的废弃物做肥料时,多采用此种方法。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有后效,一般可3~4年施用一次。
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狭窄,因此施入土壤的微量元素肥料必须均匀,或施用含微量元素的大量元素肥料,如含硼过磷酸钙,含某种微肥的复合肥料等。也可把微肥元素肥料混拌在有机肥料中施用。
2. 植物体施肥。是微量元素肥料很常用的施用方法。它包括种子处理(拌种、浸种)、沾秧根和根外喷施。
拌种:用少量温水将微量元素肥料(以下简称微肥)溶解,配成较高浓度的溶液,喷洒在种子上,边喷边搅拌,使种子沾有一层微肥溶液,阴干后播种。拌种所用肥料虽比浸种多,但种子吸水比浸种少,比较安全。拌种时微肥用量一般为每500克种子用1~3克,很好能预先做预备试验,确定很佳适用量。
浸种:种子吸收含有微肥的水溶液,肥料随水进入种皮。微肥浸种常用的浓度是0.01~0.1%,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沾秧根:这是对水稻及其它移栽作物的特殊施肥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用于沾秧根的肥料应没有损害幼根的有害物质,酸碱性不可太强。
根外喷施:根外喷施是经济、有效施用微肥的方法。其用量只相当于土壤施肥用量的1/5~1/10。常用的浓度为0.01~0.1%,具体用量应随作物种类、植株大小等而定。叶片及背面的气孔都能吸收肥料溶液,因此喷施时以两面均沾湿为好。为了提高喷施的效果,一般宜在无风的下午到黄昏前喷施,可防止肥料溶液很快变干。有时还可用湿润剂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与叶片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喷施效果。
直接向植物体施肥能节约肥料,肥效迅速,也能避免土壤条件对肥效的影响。其效果往往不低于向土壤施肥。但因所施肥料用量较小,一般只能满足作物前期生长的需要,而不能满足整个生长过程的需要。如将种子处理与根外喷施相结合,或基肥与后期喷施相结合,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一般对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渣或含有微量元素的大量元素肥料应采用土壤施肥的方法作基肥。它能保证较长时期内供作物吸收和利用。种子处理只能防止苗期出现缺素症状的发生。根外喷施可在发生缺素症以后,起到迅速矫正和补救某种微量元素养分的不足。应该指出,上述各种方法都是侧重某一方面,而又有不足的一面,因此如能将这些措施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定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微量元素的种类多,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复杂。微量元素肥料在施用上与大量营养元素有许多不相同的特点。因此,要提高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效果就应该抓住它的特点。应该指出,微量元素肥料并非施在任何作物和任何土壤上都普遍有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有高度的针对性。如作物的敏感性、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给能力以及施用量、施用方法是否适宜和正确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如果稍有疏忽,不仅不能增产,甚至会使作物遭受危害。
1.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
各种作物对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养分有不同的反应,敏感程度也不同,需要量也有差异。通常应该选择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施在敏感程度高的作物上。例如,豆科作物需钼比禾本科作物多,这是从钼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组成成分角度来认识的。更重要的是从生产实践中了解作物的营养特性及对各种微量元素养分的反应。许多果树对微量元素养分要求比一年生的大田作物迫切,因为果树多年固定生长在某一地块上,它消耗养分多而通常很难获得微量元素养分的补充(给果树施有机肥料十分困难,尤其是给深层土壤补充养分更困难),因此应优先考虑在果园中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2. 土壤供肥能力
土壤是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与母质和成土过程有关,而且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尤其是pH影响很为明显。因此,了解土壤的地域性及所处的气候、水量等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如北方石灰性土壤pH均在7.5以上,土壤碱性会降低铁、硼、锰、铜、锌的有效性,而钼有效性却有所提高。因此,施用时应有针对性。此外,酸性土壤上石灰施用过多也会造成诱发性缺硼、锌等。在我国南方红壤、砖红壤上施用钼肥是有效果的。
3. 配合施用大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与氮、磷、钾三要素,虽然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营养元素。但是,在生产中作物对大量元素需要量大,而且经常缺少,需要补充,而微量元素肥料只有在满足作物对大量元素养分要求的基础上,才会有良好的肥效。企图以微量元素肥料代替大量元素肥料求得增产是不可能的。二者配合施用十分必要。
4. 施用量和施肥技术
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过大不仅对作物有毒害作用,而且有可能污染环境或进入食物链,有碍人畜健康,因此应严格控制施用量,并要求施用时力求均匀,避免局部浓度过大,喷施或种子处理不能随意提高浓度。
总之,提高,避免发生毒害,应在了解作物要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基础上,进行小型试验(室内或田间),通过幼苗试验,观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效果,确定适当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施肥方式,然后才能在大面积上推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